“新能源”燃料电池执擎 势在必得
——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赵东江教授做客阳光讲坛
(本站讯 记者王帅)燃料电池(Fuel Cell,FC)是把燃料中的化学能通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6月28日下午,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赵东江教授做客阳光讲坛,为全校师生作了题为《燃料电池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的专题讲座。
燃料电池具有清洁、高效、零排放等优点,近年来在世界各国能源研究领域不断兴起。本次讲座通过从燃料电池概况、PEMFC研究、燃料电池的应用、燃料电池的示范、燃料电池的发展趋势五个方面着重讲述了燃料电池的现用状况。作为一种轻质、高效的动力源,其在航天、潜艇、电动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充分利用,它在性能、寿命与成本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突破。虽然燃料电池已经成功地应用到一些小型移动装置,如手机、笔记本电脑、MP3、军用移动装置电源等,但燃料电池的核心材料、关键部件及系统技术仍需良化。
依靠科技,突破能源发展技术瓶颈,开展节能技术和产品研发推广,开创能源利用新途径;保护环境,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目前当务之急。燃料电池的开发与研究兼顾经济性和清洁性的双重要求,在维系世界能源供求平衡、维护世界能源安全等方面意义重大。
赵东江,男,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黑龙江大学物理化学专业硕士生导师,黑龙江省化学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为化学电源及电催化。主持完成黑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5项。出版著作《贮氢合金的电化学研究与应用》、《二次电池的原理与制造技术》。在Journal of Power Sources、中国科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荣获黑龙江省高校科学技术三等奖、黑龙江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以及绥化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各2项,荣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