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大学官方网站!

校政企共筑创新生态圈,搭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创新平台

时间: 2025-05-14      浏览次数:

5月13日上午,一场聚焦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盛会——“产学研融合共创未来” 企业沙龙活动,在绥化学院创新楼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活动由绥化市科技局与绥化学院科研处联合主办,汇聚了政府、高校、食品制药领域头部企业及科研机构的百余名代表,60余家单位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参与,共同为绥化玉米加工、食品及制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探索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路径。

哈尔滨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继华教授,绥化市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孙红旭、成果转化科科长何炳儒、科员张悦,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司畅、院长王鹏、科研处副处长张扬及部分教师代表参加了本次活动,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可答主持本次沙龙。

本次活动目标明确,旨在“深化产学研协同,驱动产业升级”。活动精心设置了主题研讨、成果路演、签约仪式等丰富多元的环节,成功搭建起校政企三方深度对话的高效平台。王鹏教授在致辞中,展现出对学院科研实力的自信与对产业发展的担当。他提到,学院凭借绥化得天独厚的玉米资源优势,在发酵工艺优化、药食同源产品开发等关键领域已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储备,迫切希望借助此次活动,打破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壁垒,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强劲的新动能。

何炳儒科长则从政策的专业视角出发,深入解读产学研合作面临的新机遇,创新性地提出“以技术需求为导向,以项目落地为抓手”的协同创新机制,为后续的校企合作清晰地指明了方向。

活动期间,两大分论坛成为技术交流与思想碰撞的核心阵地。8 项教师专利成果以简洁高效的形式,直接面向企业需求进行展示。“玉米深加工技术创新”分论坛上,学院教师团队带来的“玉米须副产物的加工利用”“高产酪氨酸稳定型大肠杆菌菌种 TY01”等前沿成果令人眼前一亮。这些成果紧密结合产业实际需求,具备极高的应用价值。在交流环节,团队与黑龙江立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悦康药业等企业代表围绕技术应用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展开深入探讨,精准对接需求,为技术的落地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而在“药食同源产品开发”分论坛,中谷(黑龙江)生态食品有限公司、辽宁康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与科研团队围绕“传统验方现代化”“特医食品临床验证”等热门议题展开热烈研讨,双方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为药食同源产品的开发开辟了新的方向。这些项目不仅体现了高校科研的前沿水平,更展现出其与市场需求的高度契合度,为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广阔前景。

在热烈的氛围中,绥化学院与中古(黑龙江)生态食品有限公司、黑龙江显雯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高阳明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辽宁康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现场签署横向课题6项,签约意向金额150万元,实际签约金额89万元。合作领域广泛,涵盖了玉米深加工装备升级、药食同源产品研发等多个关键领域。作为签约企业代表,中古(黑龙江)生态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难掩兴奋之情。他表示,通过与高校的深度合作,公司已成功将寒地黑土杂粮加工产品等科研成果转化为市场爆款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反响。未来,公司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充分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打造具有黑土地特色的健康食品品牌,为地方产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与会嘉宾一致认为,此次沙龙活动意义非凡,不仅在技术对接与项目签约方面取得了“开门红”,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政府搭台、高校赋能、企业唱戏的创新模式,为绥化玉米加工、食品及制药产业链的升级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可持续动力。在产学研融合的征程中,此次沙龙活动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实践。产学研融合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将推动“产学研融合”以科技为笔、以文化为墨,勾勒出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协同发展的崭新画卷。